輸血并非越多越好
近來有新聞報道,剛上小學的孩子因免疫力低下,家長聽說輸血可以提高免疫力,堅持讓醫(yī)生給孩子輸血;還有年過半百的阿姨因身體不適住院,聽說輸血可以增強體力便也要求醫(yī)院給她輸血…
輸血治療在某種情況下可以維持血容量,提高血壓以抗休克和防止出血性休克,還可供給具有帶氧能力的紅細胞以糾正因紅細胞減少或其帶氧能力降低所導致的急性缺氧癥;補充各種凝血因子以糾正某些病人血液凝固障礙。
由于一些老舊觀念,讓一些人認為在手術中輸血越多越有保障,甚至還認為輸?shù)迷蕉嘣接袪I養(yǎng)。
事實上,輸血并非越多越好,過度輸血會引起不良反應,甚至有導致輸血傳染病的風險。
輸血與輸血不良反應
輸血是指將血液通過靜脈輸注給病人的一種治療方法,在臨床上應用廣泛。
輸血不良反應一般指輸血反應。輸血反應是指在輸血過程中或結束后,因輸入血液或其制品或所用輸注用具而產生的不良反應。
其中最常見的發(fā)熱反應,在輸全血或成分血時,或輸血1-2小時內體溫上升1℃以上,并以發(fā)熱、寒戰(zhàn)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輸血反應為發(fā)熱反應,多數(shù)是由于免疫反應引起。
過敏反應是另一種常見的輸血不良反應,主要包括全身瘙癢、皮膚紅斑、單純性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嚴重者出現(xiàn)呼吸障礙、休克等表現(xiàn)。主要由免疫抗體引起,也可見于過敏性體質病人。
輸血與輸血傳染病
隨著目前人們的無償獻血知識觀念的提升,加上新的更高效的病原體檢測技術的推廣,乙肝、丙肝、艾滋病由原來的56天、72天、22天縮短至現(xiàn)在的33天、22天、11天。輸血的安全性在不斷提高,但是還是會存在一定的“窗口期”,同時新的血液傳播疾病也不斷被發(fā)現(xiàn),血液的輸注仍然做不到“零風險”。
在臨床上,正確、適當?shù)妮斞粌H可以保證各個學科的臨床診療順利進行,也可以讓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
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輸血治療也不例外,它存在一定的風險,可能會引起各種不良反應,甚至會威脅到生命安全。
總的來說,現(xiàn)代輸血遵循以下的原則:能不輸血則不輸血、能少輸血則不多輸。
上一篇: 你需要知道的獻血知識
下一篇: 血液越新鮮越好嗎?